为什么我们还没进入AI时代?
我们处在一个有趣的历史节点上:新的技术(AI)已经出现,但是新的端(电脑/手机/耳机/手表/眼镜……)尚未出现。
AI的下一阶段:“LifeOS”对文化娱乐生活的四大颠覆
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(山姆·奥特曼)描绘了AI的下一阶段:AI不再是被动等待指令的工具,而是主动提供帮助的“人生操作系统”(“LifeOS”),它通过长期积累对你的了解,将“记住你的一生”,预测你的需求,为你规划生活,甚至理解你的情绪变化,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你提供所需的服务。
活人微死!这7个不易察觉的行为正在偷走你的“生命力”
清北不香了?师范、军校、海关逆袭!谁在抛弃985名校光环?
2025年高考投档线魔幻反转:清华北大遇冷,华东师范、国防科大等院校分数线碾压985。考生用分数投票——"清北不给编制,国防科大给;985文凭再闪亮,不如公务员体检表盖章"。公费师范生、军校、海关院校成新宠,折射出"宇宙的尽头是编制"的集体理性觉醒。
降分也招不到学生!民办大学遭遇的挑战,远比想象要严重得多
“是本科就行”的时代,过去了。广东本科补录名单一公布,教育圈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:2.1 万个补录名额,绝大部分都是民办大学。更扎心的是,有 11.2 万考生有资格填报,最后还是剩下一大半空着。
学历通胀的时代:大专开局,如何翻身
说来颇具讽刺,学历贬值这件事,几乎会“平等”地发生在经济繁荣期和衰退期。经济上行时,遍地是黄金,纵然没有好的学历,也一样能够凭借机遇和胆识积累到财富;而当经济下行时,即便手握名校文凭,也未必能够逃出就业寒冬的围困。最近几年,“学历贬值”和“就业难”成了悬在无数年轻人头顶上挥之不去的阴霾。据教育部统计,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222万的历史峰值,相比2016 年增长超过六成。而2024年同期,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6~24岁青年城镇调查的失业率一度超过21%。数字的背后,是就业竞争愈发残酷的现实。
“抠搜”年轻人,抢空高价演唱会门票,“买什么” 并不重要,“为什么买” 才是问题的核心
一边在“1688”上精打细算,一边为偶像一掷千金,情绪价值为何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集体追求?物有所值,这个朴素的道理快要不存在了。
